
隧道窯的基本熱工知識
網站編輯:admin │ 發(fā)表時間:2014-07-08 │
在陶瓷、耐火材料及水玻璃模殼的生產過程中,燒成是一道重要的工序。常見的燒成設備有兩類。一類是連續(xù)加熱的窯爐,常見的就是隧道窯。另一類為間歇窯,如臺車窯。
隧道窯因類似鐵路山洞的隧道而得名,目前多采用單通道明焰車式隧道窯,屬于逆流操作熱工設備,在窯車上的坯體由推車機推動,在隧道內與氣流相反方向連續(xù)或是間歇移動,完成預熱、、燒成、冷卻過程。因此隧道窯一般分為預熱、燒成、冷卻三帶。
窯車進入預熱帶后,車上的坯體首先與來自燒成帶的燃料燃燒的煙氣接觸,并逐漸加熱。進入燒成帶后,坯體借助燃料釋放的大量熱量,達到所要求的最高燒成溫度,再經過一段時間的保溫,坯體被焙燒成制品。高溫燒成的制品進入冷卻帶,與窯尾鼓入的大量冷空氣進行交換,冷卻后退出窯外。
被加熱的空氣一部分作為助燃空氣,送入燒成帶,另一部分抽出供坯體干燥。燃料在燒成帶產生的大量高溫煙氣,沿窯內通道進入預熱帶,在加熱坯體時本身被冷卻,最后進入煙道排除。
不同制品的隧道窯規(guī)格不同,現以粘土磚,高鋁磚,日用瓷為例簡單介紹。
粘土磚(3萬t/a):預熱帶、燒成帶、冷卻帶分別為41m、22m、37m
高鋁磚(3.5萬t/a):預熱帶、燒成帶、冷卻帶分別為72m、24m、60m
日用瓷(700萬t/a):預熱帶、燒成帶、冷卻帶分別為30m、26m、36m
隧道窯的主要特點是產量大、燃料消耗低、熱效率高以及勞動條件好,也存在一些缺點,建設投資大、熱工制度不易調整等。